白宫加密货币沙皇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1 月 23 日在电视采访中给出一句话,引爆 Reddit、X(原推特)等社区的讨论——“非同质化代币、迷因币都只是收藏品。”
一句话看似云淡风轻,却让“证券、商品、收藏品”三大属性之争骤然升级。本文用最易懂的方式拆解这三大分类对普通持币者、创业者、乃至美国本土加密生态意味着什么。
1. 为什么标签如此重要?
把 NFT 或迷因币贴上不同“标签”,监管逻辑完全不同:
- 证券:由 SEC 监管,发行方需注册并披露财务信息;交易平台必须持牌、遵守 KYC/AML。
- 商品:主要由 CFTC 监管,侧重交易所与衍生品合规;现货交易自由度更高。
- 收藏品:现阶段仅受个别州法规、反洗钱与税法约束,对发行方与二级交易最宽松。
换句话说,“叫什么”等于“要走多少条法律手续”。投资者眼中,多一条手续就是一份合规成本,但也意味着多一份保护。
2. 收藏品身份的潜台词
萨克斯的比喻是:“它就像棒球卡或邮票”。买一张稀有棒球卡,图的不只是价格,更是情怀、叙事、社群认同。这种“精神价值”被他用两个字概括——情感需求。
但在监管者眼里,情感需求并不等于低风险。NBA Top Shot 万人拼签名的场景,曾在 2021 年被 SEC 以“投资合约”视角立案调查,理由正是“大量买家相信稀缺性会推高转手价”。可见,判断基点在于:
- 买方是否以投资获利为主要目的?
- 项目方是否承诺增值或二级市场流动性?
只要满足任何一条,就容易滑向证券范畴。👉 立即查看最新合规工具,帮你一键评估手中 NFT 的潜在法律风险
3. 税法先手棋:资本利得税率暴涨 50%?
美国《国内税收法典》(IRC)第 408(m) 条早已对“收藏品”给出定义:艺术品、古董、酒类、邮票、硬币、部分贵金属与“其他有形个人财产”均属收藏品。现行规则下:
- 短期收益(持有一年以内):并入普通所得税税率,最高 37%。
- 长期收益(持有一年以上):资本利得税最高 28%。
对比普通股票长期收益最高 20%,整整高出 8 个百分点!
可以想见,一旦 NFT 与迷因币被锁进“收藏品”,高波段操作的税负压力骤增;反而坚定长期主义者获利空间更大。
虚拟资产的“实体属性”争议
难点在于——NFT、迷因币并不是传统意义的“有形”资产。若要套用第 408(m) 条,必须论证:
- 该代币是否“附带”某种可感知、可存储、可鉴定的权利或财产?
- 可否像邮票一样通过寄售行、拍卖行“兑现”?
这些问题尚无判例,缴税人在报税时只能先按最高预扣,再进行税表申诉,过程既复杂又花钱。
4. 迷因币背后的叙事权:从 TrumpCoin 看市场认可度
特朗普迷因币在 2025 年 1 月初创纪录 x30 暴涨,随后迅速回撤 80%,引起无数散户 FOMO。萨克斯在采访中更愿意把这种行为归到“纪念心理”:
- 不是投资,而是“打赢一场选战的见证”。
- 不是商品,因为无任何实物功用。
恰好迎合了美国《投资法》中“行为而非声明”的判定逻辑:如果用户真的不用它来“买菜、买咖啡”,SEC 以证券方式干预的理由就减弱了。
5. 对美国加密创业环境的连锁反应
萨克斯暗示,将 NFT 与迷因币归入“收藏品”能够让监管框架更轻,从而提升美国本土的合规创业吸引力:
- 发行门槛低:无需走 SEC 注册流程,白皮书可以更像“故事书”。
- 交易所选择多:中心化平台只需在传统反洗钱侧加模块;去中心化 DEX 可维持无托管优势。
- 税务窗口期:IRS暂未封装全新征税细则,变相形成“甜蜜空窗”。
不过,接受“轻监管”就等同于接受高波动、零保障。市场教育尚未完成,普通投资者仍易被高年化收益口号诱惑,导致“Regret Buying”。
6. 对全球监管的示范效应
美国一旦坐实“收藏品”路径,欧洲 MiCA、香港 VASP 及新加坡 MAS 可能跟进,好处在于:
- 标准化定义,让多币种交易对不再“一国一套税法”。
- 行业可以推出“跨司法区”口味一致的 KYC/AML 插件。
但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
- 玩家将用“桥梁国”规避高税区,类似于这波离岸 NFT Marketplace 热潮。
- 监管机构需平衡“开放金融”与“反洗钱”这一对长期矛盾。
7. 投资者攻防手册:2025 年该怎么做?
📌 三步策略:
资产分类自测
- 投资动机:如果超过 50% 是为了升值 ➜ 做最坏的证券准备。
- 代币用途:能否质押挖矿、参与治理 ➜ 有限度引入 Howey Test。
税务建档
- 保存链上记录、钱包签名,以备 IRS 抽查。
- 使用 1099-DA(数字资产新表)填写收益,避免误报。
关注州法
- 德州、怀俄明已允许 DAO 直接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同时给出“非证券”豁免。
- 加州、纽约则在讨论附加披露要求,落地之前先别All in。
FAQ:快速回应投资者的 5 大疑问
Q1:NFT 已经被我按“证券”报税了,现在还能调整为“收藏品”吗?
A:可以。使用 Form 1040-X 修订申报,并附说明信解释为何应适用 IRC 408(m)。关键在于举证你买入动机是收藏而非投资。
Q2:迷因币一直没有白皮书,会因此更难被认定为“证券”吗?
A:不会。美国法院关注“经济实质”,形式缺陷不能阻止 SEC 发起诉讼。建议项目方至少发布 Medium 文章,给出“无推介、无承诺” Disclaimer。
Q3:如果我只在中国大陆市场持有 NFT,美国新规对我还有影响吗?
A:涉及美国节点、交易所、托管人或接受美元结算环节,均可能被纳入管辖。务必确认平台合规国列表。
Q4:用 USDT 低吸高抛迷因币,收益部分是否应主动转换为美元再报税?
A:IRS 把加密到加密交易同样视作“应税事件”,不必美元化;只要存在价差的瞬间,增值就需缴纳资本利得税。
Q5:以后我会被强制把 NFT 锁仓 1 年以享“长期资本利得”吗?
A:不会。税法只按实际持有天数计税,没有强制锁仓。但如果你想降低税率,自主持满一年即可。
结语
给 NFT 与迷因币贴上“收藏品”标签,既是一场监管真人秀,也是市场规则的重塑窗口。对于普通投资者,最务实的动作不是猜测政策,而是提前在钱包、报税、交易环节完成合规备案。毕竟,一旦“收藏品”身份坐实,留给你的税务空窗期可能只剩最后一次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