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扔进垃圾场的7,500个比特币
2013年的一天,南威尔士纽波特市的垃圾车里,一块不起眼的笔记本电脑硬盘混在餐厨垃圾、破碎玻璃和旧沙发之间,驶向填埋场。詹姆斯·豪厄尔斯(James Howells)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这7500个比特币后来会攀升到 7500万美元 的市场价,更不会想到它们被埋在 20万吨垃圾之下,成了真正的“数字宝藏”。
时间倒回到2009年,当时比特币网络刚刚上线,“挖矿”还只需要普通电脑。豪厄尔斯用一台戴尔 M1710 笔记本日夜运行,陆续攒下了 7,500 枚币。三年后电脑退役,他把零件挂 eBay 卖了,唯独把硬盘收进抽屉。“万一哪天暴涨了呢?” 这是他当时一闪而过的念头。2013 年大扫除,他又恰恰忘了这一念头,“啪”地一声把硬盘丢进了黑色垃圾袋。
市政府为何拒绝挖掘?
找到这块硬盘理论上简单:只要挖开 比特币垃圾填埋场,逐吨筛选,识别硬盘外壳,测试其是否可读即可。
实际却困难重重,归纳为四条:
- 成本高昂:市政府估算,现场开挖、垃圾转运、无害化处理、场地修复的总花费可能突破 350万英镑。
- 环保风险:渗滤液与沼气早已腐蚀周边环境,再翻开垃圾山,可能引发 二次污染。
- 法律门槛:英国没有为个人寻宝开先例,除非刑事调查,否则不允许大规模进入垃圾场作业。
- 成功概率低:硬盘可能已因 电化学腐蚀 完全报废,即使找到也读取不了私钥。
因此,每次豪厄尔斯提交申请,纽波特市政府都以“公共利益”为由驳回。
比特币私钥:为何找到硬盘还未必能“花”
假设奇迹发生,硬盘从垃圾堆中被完整挖出,接下来还有两道关卡:
- 加密保护:钱包文件由 AES-256 加密,没有豪厄尔斯手里的密码,任何人都无法转出这 7500 万美元;
- 道德与法律:豪厄尔斯自己能实时监控链上地址,如果有人硬搬私钥盗币,全球节点账本会立刻曝光,法律追责几乎没有死角。
豪厄尔斯在邮件中半开玩笑地写道:“当你把钱包挂在区块链上,就像把保险箱埋进公开的玻璃广场,谁都能看见,但谁也打不开。”后面还加了一个“lol”。
一个小插曲:美国雅达利寻宝引发的希望
2014 年,美国纪录片团队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填埋场,成功挖出了 30 年前雅达利埋下的《ET 外星人》游戏卡带。这一案例如同一剂强心针,让豪厄尔斯在 2017 年再度提出开挖请求。他手握投资人资金,方案包括激光扫描、3D 建模、封闭式空气过滤等 绿色挖掘技术。
但纽波特市议会依旧摇头:“雅达利案例只是小范围小规模,而这里涉及 35 万吨垃圾,每年还新增 5 万吨。一旦许可,先例一开,每个市民都能要求翻垃圾找遗落婚纱照吗?”
失而复得:不只是7500万美元的交易
今天,比特币单价已远高于新闻爆出的 1 万美元,按 2025 年均价折算,那笔遗失币值逼近 7.5 亿美元。对纽波特市财政吃紧的现状而言,确实是一笔足够翻新的数字资产。
豪厄尔斯并未把全部希望押在那块硬盘上。他在推特上依旧积极讨论 比特币现金、以太坊 Layer2、零知识证明 等最新技术。“加密市场瞬息万变,若我当时没扔掉硬盘,大概走到 1000 美元就卖掉了 30%–40%。真正剩下的可能也就三千枚。持续投资、持续学习,才是长期策略。”
👉 想学习如何安全备份比特币冷钱包?这份零门槛密钥保管指南不容错过
FAQ:关于纽波特比特币垃圾山,你最关心的5个问题
- 那块硬盘现在还在原位吗?
根据填埋场作业日志,2013 年后该区域未进行大规模翻动,硬盘大概率仍在 信号网格 D-4 区块,深度约 4–5 米。 - 个人偷偷溜进去找硬盘可行吗?
属于非法闯入 市政封锁区,警方可按盗窃未遂及危害公共安全起诉,刑期最高可达 6 个月。 - 如果硬盘被腐蚀,数据还有救吗?
只要盘片表面不变形,使用 无尘室数据恢复技术,成功概率 20%–50%;但若母盘弯曲或穿孔,概率降至 1% 以下。 - 纽波特市政府会从硬盘里分一杯羹吗?
豪厄尔斯曾多次表态愿意 捐赠 25%–30% 的回收收益 用于市政基建,市政府仍在评估可行性。 - 能否用更先进的探地雷达先定位?
已有多家欧洲科技公司提交 AI+光谱探测方案,但要穿透金属垃圾层仍需开挖验证,成本未见显著降低。
写在最后:数字时代的“达·芬奇密码”
只要把这笔比特币故事的核心拆开,你会发现它与加密货币安全、私钥管理、电子垃圾循环乃至地方财政困境环环相扣。或许某天,区块链考古学将成为新职业,而纽波特的垃圾山,则是这门行业的 “图坦卡蒙墓穴”。
毕竟,在加密世界里,真正的资产不是币,而是你握在手里的那串私钥。别让价值 7500 万美元的“一串字符”,再出现在下一块被丢弃的硬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