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比特币(BTC/USD)在102,335.72至106,428.81美元之间盘整,距历史高点109,114.88美元只差不到3%,却迟迟无法突破。悬而未决的走势让部分投资者担忧“比特币是否已经见顶”。
别急,区块链链上分析平台Glassnode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比特币远未被高估;按照 Mayer Multiple (MM) 模型,真正的「超买」门槛高达 181,000 美元。
Mayer Multiple:判断比特币价格的古老“水晶球”
指标原理一目了然
MM = 比特币现价 ÷ 200日移动平均价(200-Day MA)。数值越大,代表短期价格相对长期均值偏离越远。
- < 1.0:潜在超卖,价格低于200日MA,市场情绪偏冷。
- 1.0–2.4:健康区间,上涨动能仍在。
- > 2.4:进入“过热”阶段,需警惕调整风险。
截至撰稿,BTC徘徊在 106,123.90 美元附近,MM仅 1.37。换言之,比特币距离 181,000 美元(MM≈2.4)仍有约 74,000 美元的扩张空间。
为什么是181,000美元?数字不是拍脑袋
- 历史回测:自2012年以来,每当MM触及2.4一线,比特币即出现10%—40%不等的高位回调。
- 大级别乘数:如果按早期熊牛周期 55x—90x 的爆发倍数保守估算,当前周期从 20,000 美元附近启动,181,000美元恰好符合上限区间。
- 机构“隐形底牌”:多家美上市挖矿公司已将电力合同锁定至2030年,预估现金流盈亏平衡点就在 170,000—190,000 美元区间。
综合来看,市场并非空喊“比特币价格181,000美元”,而是 多维度共振得出的技术面与基本面融合价位。
当前支撑位:104,000美元为何如此关键?
- 100,700 美元 已经在过去四天成功防守,说明多头有意守住百万美元心理关口。
- 104,000 美元 附近出现大量现货买单堆积,单小时成交量一度占全天7%。只要站稳,短线空头回补空间被压缩。
- ⚠️ 成交量警报:过去24小时总成交量下降 13.74%,如果未来48小时回升至 80B 美元上方,上行场景概率将飙升。
市场节奏的重新点燃,往往就差一次 “资金情绪回归”。
从链上看比特币的「超级牛市」走向
- 长期持有(LTH)地址余额占全网比例再创历史新高,表明“钻石手”并未因6位数价格而选择抛售。
- 矿工抛压下降:交易所比特币流入量较三月低点下滑 47%,矿工普遍惜售待涨。
- ETF通道:过去两周合计净流入已突破 8.6 万枚 BTC,锁仓效应加剧交易所库存告急。
当比特币价格突破 120,000 美元整数关后,MM仍不足1.6,远未到恐慌区间。衍生品市场的Gamma敞口也会随着上涨被“正向滚雪球”,推升现货溢价,进一步强化 比特币牛市 的 叙事增强回路。
结合盘面,旗舰加密货币下一步会怎么走?
- 短线剧本:若量能放大至85B美元以上,比特币有机会在本月先攻 115,000 美元,回踩 110,000 美元夯实阶梯。
- 中线剧本:美股Q2财报季结束后,宏观经济“再通胀”预期抬升,比特币或借势冲刺 145,000—160,000 美元。
- 长线剧本:MM滑向2.0附近后迎来“丈量杠杆”洗盘,继而完成 181,000 美元 的终极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任何场景都需 交易活跃度 与 宏观流动性 同步回暖。
常见问题与解答(FAQ)
Q1:为什么Glassnode敢给出181,000美元的阈值?
A:181,000美元相当于2.4×的200日MA,是过去三轮大牛市中MM达到“过热”区域的中位数。该模型并非孤例,而是对 比特币价格历史规律 的量化提取。
Q2:MM = 2.4就一定会见顶吗?
A:概率较高但并非100%。2021年5月MM触碰2.5后一度下跌50%,而2013年却在MM到达3.8后才大幅回撤。加密牛市 的持续时间与宏观环境关系更大。
Q3:普通人现在还能上车吗?
A:分批买入比一次性梭哈更稳妥。可参考 “价格每回落5%—7%分仓介入” 的网格策略,同时关注104,000美元的支撑有效性。
Q4:成交量下降意味着行情结束吗?
A:不必过度解读。机构建仓往往选择在 缩量震荡区 低吸筹码;只要14日平均成交量止跌回升,趋势仍健康。
Q5:横盘期,山寨币会不会吸走比特币的资金?
A:历史上 比特币横盘 超过30天,资金短线轮动至山寨后,最终再度回流比特币。关键是关注 比特币市占率,若跌破54%才需高度警惕。
Q6:通胀与利率会否打断181,000美元的征程?
A:若美联储降息晚于预期,短期波动将加剧;但 比特币对宏观逆风的敏感度 已逐年降低(2022 vs 2025 相关性从-0.72降至-0.31)。长期来看,数字稀缺性叙事更占主导。
风险提示:本文所有观点仅供教育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加密资产价格波动大,请做好风险研判,谨慎配置 capital allocation 及使用杠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