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加密货币企业迎来开户曙光:渣打银行开放试点,合规平台如何快速落地?

·

关键词:香港加密货币、渣打银行开户、虚拟资产合规、加密银行账户、AML 尽职调查

香港银行对加密货币态度悄然转向

过去 24 个月,“香港加密企业难开户”成为当地行业的隐痛:即使持有初步监管牌照,交易所依然屡屡被传统银行拒之门外。《华尔街日报》5 月报道称,因反洗钱(AML)顾虑,至少两家跨国大行明确“只做观望”。但这一僵局正在松动。

近期三大信号集中出现:

  1. 渣打香港管理层正面发声:行政总裁禤惠仪公开表示“虚拟资产是金融未来”,只要企业通过尽职调查即可开户。
  2. 金管局密集游说:2 月以来召集 100+ 银行高管闭门研讨,承诺为“申请牌照中的交易所”提供最基础的运营账户。
  3. 首批数字银行先试先行:众安银行、交银香港子公司已与多家持牌交易所对接,准备开放 加密货币-法币兑换通道

这些迹象显示,香港在营造“合规加密中心”形象上,已进入“银行端口”落地的攻坚阶段。

渣打的“特定框架”到底是什么样?

渣打并非简单“开闸放水”,而是一套分层尽调体系:

完全符合以上条件者,可获 基础运营账户(仅收付款),后续根据合规表现升级为 综合收付 + 清算套装

👉 想一步到位拿到渣打授信?点此了解实时审批条件的完整清单。

加密企业落地香港的“三步通关术”

  1. 先拿牌照,再谈银行
    先在 SFC 网站完成 VASP(Virtual Asset Service Provider)牌照预申请,提交公司架构、风控手册、AML 政策、董事会履历。
  2. 备好“反洗钱故事”
    银行最在意资金流向。提前使用链上分析工具生成 可疑活动报表,并配备合规官双语介绍风控治理思路。
  3. 与两家银行同步沟通
    虽然渣打率先开口,但银行风险偏好各异。可把渣打作为 主结算行,再锁定一家中资行做 备用通道,双保险避免“突然关户”。

实战案例:某交易所 18 天完成开户

常见疑问答疑(FAQ)

Q1:没有牌照的前置申请,可否直接找渣打开户?
A:不行。渣打政策明确要求“已递交 SFC 正式申请”,否则只能走 传统商业账户,与加密业务无关。

Q2:如果资金来源包含 DeFi 收益,会被拒绝吗?
A:关键点在 可追溯。只要能提供 DeFi 协议资产负债表与链上 Tx 线索,银行更关注 风险识别 的充分性,而非“DeFi”这一标签本身。

Q3:账户开通后,是否仍需月度报告?
A:需要。渣打会要求季度 AML 自评报告 + 外部审计确认函,保持“持续合规”印象。

Q4:香港之外的业务收入能进入该账户吗?
A:可以,但需提供境外用户的 KYC 摘要,确保每一笔海外流入都能 匹配合规标准。否则将被标记为高风险暂停入账。

Q5:众安银行、交银香港的方案有何不同?
A:众安目前聚焦 快速入金通道(<10 万港币即时结算),而交银香港采用 离岸在岸联动模式,方便大额 USDC/USDT 资金换汇后汇入内地贸易链。

未来展望:香港走向“透明加密金融中心”

多家银行人士透露,预计 2025 年底前,香港金管局将签发 加密友好银行白名单,届时持牌交易所可享受 批量跨境快速通道

对从业机构而言,提前布局“银行+牌照”双通关,不仅是生存的刚需,更是下一轮融资时的 核心卖点

👉 把握首波开户红利窗口,获取合规加速器一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