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tuals 跨链 Solana 首发遇冷:AI Agent 毕业率仅 8.3%,热度为何高开低走?

·

Solana 首日全面复盘:数据揭示“水土不服”真相

2 月 12 日凌晨,Virtuals Protocol 如约登陆 Solana。链上浏览器显示,当日共计创建 AI Agent 代币 156 枚,仅 13 枚完成“毕业”(即触达绑定曲线、进入流动性池),毕业率 8.3%。对比 Base 主网曾频现“一日 300+”项目井喷,Solana 首秀的冷清氛围显而易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落差?

在上述合力作用下,即便官方提供 42,000 VIRTUAL 的毕业门槛、30%-20%-50% 激励模型,大多数项目仍难以集结足够买盘,下表仅作列举:

👉 戳这里深挖 Solana 链上 AI 代币实时排行与资金流向

跨链扩张路线图:官方的三张底牌

虽然首发“滑铁卢”,Virtuals Protocol 的多链蓝图依然积极:

  1. Meteora 集成 + Strategic SOL Reserve(SSR)
    1% 交易费会实时转化为 SOL,再注入生态激励池,相当于给 Solana Agent 系上一条自给自足的“买压安全带”。
  2. 跨链抽象的桥接方案
    团队尝试让用户用 SOL 直接买入 Base 上的 AI Agent,反之亦然,不必两头换币、双边提存,从而缩短交互链路。
  3. TVL 反哺策略
    对 Base 上 TVL 超过 1 万美元的存量 Agent,将暂停纯销毁式回购,改用“跨链 TVL 共建”模式:资金先 Flow 到 Solana 质押池,再由套利者等方向对冲,形成双边深度。

问题在于,策略再完备,也需要参与方(开发者、LP、用户)同时到位才能闭环;Solana 首日从数据看缺口仍大。

赛道降温下的“指数带病增长”

宏观视角下,Virtuals Protocol 的自身节奏也被周期左右:

👉 第一时间掌握 VIRTUAL 资金流向与链上热度指标

但需要强调,周期回撤≠平台失守:Cookie.fun 最新统计显示,Virtuals Protocol 生态总市值仍达 17.7 亿美元,市占 24.8%,龙一地位未被撼动。

FAQ:读者最关心的 5 问 5 答

Q1:Solana 毕业率 8.3% 是否会持续下跌?
A:短期看,市场情绪负 Beta,若大盘企稳且官方跨链激励如期上线,毕业率有望回升至 20% 区间;但不可能复制 Base 高峰期 30%+ 的水平。

Q2:普通用户如何最便捷参与 Solana AI Agent?
A:先在 OKX Web3 钱包内备份助记词,随后在 Discover 页签中打开 Meteora,即可一键用 SOL、USDC 互换 Agent 代币,无需手动 Mint。

Q3:VIRTUAL 是否会被新的治理代币取代?
A:官方明确 VIRTUAL 仍为多链统一结算代币,未来也只是新增跨链桥合约,未提及发行新币。

Q4:TVL 反哺中的跨链究竟有无先例?
A:可参考 Thorchain 的跨链流动性联合挖矿模型,差异在于 Solana、Base 两链的虚拟机差异更大,需要额外引入预言机结算层。

Q5:是否值得抄底低市值 Agent?
A:低市值意味着高波动,持仓 < 200 地址的项目尤其容易被巨鲸砸盘。建议先设置 5% 止损,避免“价归零”式的超额损失。

结语:寒潮中的新突破点

多链是必然,热度是周期,产品才是抗跌利器。从最新排期看,Virtuals Protocol 仍计划在 3 月上线官方黑客松,为 Solana Agent 提供 技术 + 资金双通道。只有当「玩法创新、流动性激励、市场 Beta 同时回暖」三者交汇,8.3% 的尴尬数字才会被真正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