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加密委员会敦促国家支付公司恢复加密交易所UPI服务

·

事件回顾:BACC致信NPCI

印度区块链与加密资产委员会(BACC)近日致函国家支付公司(NPCI),呼吁尽快恢复加密交易所的统一支付接口(UPI)服务,理由是部分交易所已严格遵守用户实名(KYC)及 NPCI 所有合规要求。
这封官方信函表示:“为了营造透明、安全的数字资产环境,我们愿意与零售银行支付及清算机构面对面沟通,全面理解并解决对加密交易的担忧。”

BACC 隶属于印度网络与移动协会(IAMAI),其成员中不乏知名交易平台——CoinSwitch Kuber、CoinDCX、WazirX 均在名单内。随着印度加密交易量节节攀升,UPI 作为最便捷的即时支付方式,一旦重新开放,将直接提升用户体验与市场流动性

什么是UPI?为何加密交易所不可或缺

统一支付接口(UPI)是印度国家支付公司开发的实时支付系统,兼容任何银行账户,24×7 免费转账,到账速度按秒计算。
对加密用户而言,普通银行卡的 NEFT/RTGS 入账时间长,且银行往往因“风险提示”而拒绝交易;而 UPI 预付模式简单高效,只需收款二维码即可瞬间完成法币入金,彻底免去线下汇款与冗长等待。

自去年多家银行悄悄屏蔽加密货币交易通道后,印度约有 85% 的新增用户被迫使用 P2P 或现金购买加密资产,既抬升了交易成本,也埋下了安全隐患。一旦NPCI放行,包括散户与机构投资者在内的数百万用户都会受益,交易量有望立即回归正轨

👉 印度加密交易量激增,一键直达实时行情抓住下一轮牛市脉搏

合规压力与政策拉锯

事实上,印度并非“一刀切”禁止数字货币,而是采取严监管的“有限灰色地带”策略:

  1. 投资合法:最高法院 2020 年裁定银行不得拒绝加密相关账户。
  2. 纳税很重:2022 起对加密收益征收 30%资本利得税及 1%源泉扣缴税。
  3. 广告停摆: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禁止以“高回报”名义推广数字资产。

在此高压气氛下,国家支付公司(NPCI)被要求“谨慎评估”加密交易风险;虽然没有明确行政禁令,但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接口仍自发中断服务。加密交易所无奈转向点对点(P2P),却频现价格偏差、欺诈投诉。

BACC 的策略是将行业协会、财政部及央行拉到同一谈判桌,用可验证的KYC、链上追踪、合规报告换取支付通道重启

行业专家指出三大趋势

多位熟悉印度监管轨道的观察人士判断,未来 6–12 个月或将出现以下局面:

如果试点成功,印度有望成为全球体量最大的合规法币-加密通道,吸引离岸资金、项目方与开发者加速迁入。

加密用户如何应对

火线转机来袭,普通投资者该如何把握窗口?可遵循四步策略:

  1. 提前通过可信交易所完成 KYC、银行 UPI 绑定,抢占首批白名单资格。
  2. 关注官方公告,留意每日限额、手续费、纳税代扣比例等细则变动。
  3. 若交易量较大,可对比链上稳定币与法币入金差额,灵活配置最佳兑价方案。
  4. 强化资产安全:启用谷歌二次验证、硬件钱包备份私钥,避免集中化托管风险。

👉 从KYC到硬件钱包,一文看懂高频交易必备工具清单

真实场景举例:阿努帕姆的一天

阿努帕姆住在班加罗尔,是一名区块链开发者。两个月前,他通过 P2P 购入 5000 USDT 用于 DeFi 项目测试,却因银行短信提示“风险转账”被冻结三天,差点错过 hackathon 提交环节。
若本次 NPCI 恢复服务,他的流程会变得异常简单:

这正是印度加密社区翘首以待的场景:支付便捷、路径透明、监管可控。

风险提示与学习资源

为了降低踩坑率,BACC 及多家交易所已上线“合规入门”“税务问答”系列课程,新手可在官方公告栏一键订阅。


常见问题解答 (FAQ)

Q1:UPI 服务究竟有没有“官方禁令”?
A:目前没有。央行只是口头提醒“高风险”,具体开放与否权限下放至 NPCI 与会员银行,行业社群正游说澄清。

Q2:听说印度政府计划推 CBDC,是否会取代加密资产?
A:央行数字卢比(e-Rupee)定位不同,CBDC 主要用于政府补贴、跨境贸易结算;个人理财与 DeFi 场景仍依赖去中心化加密资产。

Q3:如何理解 1%源泉扣缴税?
A:无论盈利亏损,只要卖出数字资产,交易所将在链上成交确认后代扣 1%,年终可抵减 30% 资本利得税。

Q4:普通银行卡能否直接充值加密交易所?
A:目前多数私企银行明文限制。如果 UPI 恢复,不等于所有银行卡同步放行,仍需一卡一事确认。

Q5:存储方式是交易所托管更安全,还是转到个人钱包?
A:大额长久资产建议使用冷钱包,避免因银行合规或交易所政策突变导致账户冻结。

Q6:印度散户现在适合抄底吗?
A:合规通道若不畅通,仍会存在溢价。考虑到 30% 税率与 1% 扣税,仓位与止损规划应比一般市场更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