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臻教授谈 AI 与区块链融合:高校精英如何抓住 Web3 就业机会

·

区块链四年演化:技术、生态、人才三大跃迁

从 2018 年以太坊研究热潮到今天,区块链底层技术的推进可谓一日千里。肖臻教授指出,性能层面最大的变化来自 Layer 2:

生态层面,DeFi、NFT、元宇宙三位一体爆发,北大也顺势成立元宇宙技术研究所,肖臻老师担任副所长,推动 区块链与 AI 的跨学科研究。从中心化视频平台到 Theta Network 的去中心化视频流,已然证明区块链技术可以与娱乐、物联网、社交等传统赛道深度融合。

人才维度则从“极客小众”走向“大众开发”。大量 Web2 开发者带着成熟工程经验涌入,共识协议、智能合约、密码学工程方法论不断更新,催生出更加多样化的区块链应用开发场景。

👉 想亲手体验 Rollup 代码?点此一键探索零知识证明实战路径。

年轻人的区块链认知:从小众极客到多元跨界

“2017 年那波牛市把比特币带进课堂,但真正系统的技术讨论反而是近几年的故事。”肖臻老师在北大开设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与《元宇宙技术导论》两门课,吸引理工科、文科两大群体:

近两年他又把 Chatbot 与大模型内容写进课件:AIGC、生成式 3D、模型可解释性全部串讲,同时留出 1/3 课时拆解“币圈骗局”,帮助学生避开高杠杆陷阱。用学生的话说:“现在聊 Web3 行业趋势,比 AI 选修课还火爆。”

创业与就业:国内联盟链、海外公链两条赛道如何取舍?

国内机会:技术扎实、场景落地

海外机会:公链、Tokenomics、全球化思维

提醒:所有学生务必坚守法律底线,金融类产品无论 DeFi 还是 NFT 二级市场都要接受强监管,投机炒作不可取。

AI×区块链:下一代“可信智能”的五大融合场景

  1. AI 训练市场链上化
    用智能合约打造 模型 NFT ,训练数据与权重皆可验证溯源,解决中心化平台黑箱问题。
  2. 去中心化存储+隐私计算
    用户数据分段加密存 IPFS,AI 可用不可见,兼顾隐私保护与计算需求。
  3. 深度强化学习分片
    通过 RL 动态调整分片大小与跨片比例,使得 区块链性能在不牺牲安全的同时线性提升。
  4. AIGC 3D 资产铸造
    手绘画 30 秒变 3D 资产,直接上链确权,应用于游戏、影视、数字展会。
  5. DAO 智能治理
    AI 分析师实时扫描链上投票数据,输出治理风险报告,辅助社区做出科学决策。

肖臻团队与 Theta Labs 已在上述方向发表多篇顶会论文,初步验证 AI 与区块链融合 不是空谈而是可落地。

👉 点此领取完整论文讲义与开源代码,抢先体验 AI 驱动的去中心化应用。

FAQ:关于 Web3 学习与职业规划,你最关心的 6 个问题

Q1:零基础入门区块链要先学什么?
A:先把 分布式系统密码学基础 吃透,再上手 Go 或 Solidity 写迷你链与智能合约,三周即可完成第一个 Demo。

Q2:联盟链比公链低人一等吗?
A:不是。联盟链在金融合规、政务、溯源场景率先落地,反而提供大量 真实用户与数据量,技术挑战同样硬核。

Q3:国内找不到 Web3 岗位怎么办?
A:可关注“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星火链网”等官方生态,或参与高校与蚂蚁链、长安链的合作项目,积累可验证的作品集,再跳向海外。

Q4:AI 与区块链交叉,需要再读一个硕士吗?
A:不必。先补足 机器学习智能合约 两门公开课的实践作业,你就能在毕业设计中直接切入跨链 AI 模型训练节点。

Q5:如何辨别招聘中的“伪 Web3 项目”?
A:看商业计划是否依赖“高 APY 代币激励”、是否公开合约审计报告、团队是否具备真实技术履历,三者缺一不可。

Q6:未来五年最具增长潜力的细分赛道?
A:去中心化 AI 市场(AI Marketplace)链上隐私计算(ZKP + FHE),国际资本与顶级开发者已开始密集布局。


风险提示:本文仅作教育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数字资产价格波动较大,请结合自身财务状况谨慎决策,并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