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率先合法化比特币工资支付:全球加密货币薪酬实践新里程碑

·

事件速览:从公告到落地的关键时间点

2019 年 8 月 7 日,新西兰税务局(IRD)发布官方税务公告,明确表示雇员可自愿选择以加密货币形式领取部分或全部税前薪资。法案在 9 月 1 日正式生效,确立了新西兰“全球首个比特币工资支付合法化国家”的历史地位。此举既为个人提供更多资产配置手段,也为企业薪资与国际人才招募打开了新的合规通道。

法规细节:什么样的加密资产才能发薪水?

根据公告,要想“用加密资产发工资”必须满足三条硬性标准:

  1. 挂钩法定货币:加密资产需存在与任意一种法定货币的稳定兑换通道。
  2. 实时可变现:支付能即刻兑换成纽币或等额外币,不存在流动性障碍。
  3. 税务先行:雇主需按《预提所得税法》(PAYE)标准进行扣缴,员工最终拿到的是税后净额。
    因此,比特币、以太坊这类高市值币种原则上合规,但只有稳定币(USDT、USDC 等)才能完全符合“低波动、易兑换”的要求,减小雇员持币风险。

👉 想知道个人如何快速把加密工资兑换为现金流?一文揭晓最省时方案。

深层意义:国家层面对数字资产认知升级

伦敦律师 Thomas Hulme 评论:“当政府主动将加密资产纳入劳动法与税法框架,本质上是对‘加密货币支付’大众化需求的官方回应。”新西兰的做法不仅停留在监管沙盒,而是首吃“永久制度化”螃蟹:

新西兰为更多国家提供了“蓝图”,下一步可能出现“新加坡模式”“阿联酋模式”等更具竞争力的薪酬合规组合拳。

市场层面:土耳其经新西兰后的连锁反应

新西兰的破冰之举让加密薪酬话题热度蹿升。ABM 调研显示,土耳其已有 36% 受访者愿用比特币领薪水。虽然土耳其尚未立法,但企业端悄然试水:

新西兰的合规框架若能在欧盟、北非等新兴市场复制,大概率形成“人才洼地”,吸引加密友好企业外迁或开设分部。

风险警示:高波动并非人人适合的薪酬模式

加密资产价格短期内动辄 ±10% 的振幅,对传统家庭现金流是巨大考验。IRD 在公告中刻意提醒:

对于刚入市的“新手投资者”,合理做法是把加密工资控制在总收入的 30% 以内,其余仍以法币领取,确保基本生活支出不受影响。

实操案例:新西兰初创公司如何发放比特币薪水

位于基督城的远程开发团队 RocketCode 已实践了半年:

  1. 使用专业薪资托管平台,先收纽币;
  2. 雇员在发薪日前选择在 3 种加密资产中分配比例:BTC 70%,ETH 20%,USDC 10%;
  3. 平台在发薪日按纽币市值实时兑换并提现到个人加密钱包;
  4. 同时自动生成供税务审计用的工资条、市价截屏与纳税凭证。

该团队开发负责人透露:“加密薪酬让我们的分布式成员在全球都能找到最便宜、最快捷的兑换场所,而税务合规全由系统自动处理。”

👉 想复制 RocketCode 的成功经验?这套实测模板可直接套用。

FAQ:新西兰比特币工资政策的 5 大常见疑问

Q1:只接受比特币吗?
A:支持任何能与法定货币自由兑换的加密货币,如 ETH、USDT、USDC 等,但需公司会计系统能支持对应币种的市价抓取。

Q2:员工能否拒绝领加密资产?
A:法定薪资应以纽币为默认支付方式,选择加密资产必须基于“雇员主动书面同意”。

Q3:雇主是否需要二次申报资本利得税?
A:不需要。雇员若后续出售加密资产产生盈亏,才需自行在年度报税时申报资本利得或损失。

Q4:若币价暴跌导致计税时的市值远高于实际到账该怎么办?
A:IRD 以“发放当日的市价平均值”为准,后期波动不追溯;为避免意外,多数平台会设置 15 分钟滑点保护。

Q5:自由职业者能接受加密薪酬吗?
A:可以。自由职业者只需符合“预扣税 10% 起征”或主动注册 GST,既可发 100% 加密工资。

结语:下一个允许比特币发工资的国家会是谁?

新西兰把加密资产从“投机品”变成“可薪资”的一次制度突破,已为全球各国量化“数字资产合规”提供范式。从土耳其的高民意,到欧美创投圈的呼声,“比特币工资合法化”已经从边缘议题跃升为跨国税收竞争的着眼点。对企业和个人而言,最先拥抱合规的地区往往享有制度红利:高薪技术人才、资金费率优势、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加密“社保”生态。下一封信,也许就是从新加坡、加拿大或瑞士寄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