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TikTok一连释放两条重磅消息:一是电视专版 App 预计登陆三星、Roku、Fire TV;二是戛纳创意节上官方直言“客厅即下一条预算战线”。没人再怀疑短视频巨头要挑战 YouTube 的联网电视(CTV)王者地位。TikTok CTV 究竟如何打?下面用四个猜想还原它可能踩的每一步棋。
猜想一:低价搅动月活 1.5 亿的 YouTube CTV 大盘
当大家都在谈论 TikTok 电视广告 时,第一反应是“会不会便宜到爆”。
1. 需求端:品牌预算仍在高速涌向大屏
eMarketer 预测 2025 年美国 CTV 投放 再增 16.8%、达 334.8 亿美元。同一报告显示,广告主追加预算的两大理由是:
- 固定位址比手机更精准,方便转化率复盘。
- 遥控器一键“扫码购买”缩短跳转载点,从“看”到“买”只要两步。
2. 供给端:价格带出现真空
- Netflix、Max 等长视频版权平台 CPM 长期守在 30~40 美元。
- YouTubeTV 根据受众定向浮动到 20~30 美元。
- 而 TikTok 过去一年整体 CPM 正在往下走。
把 TikTok 电视广告 打在 20 美元以下区间,足够吸引品牌在预算实验期猛烈加码。小包测试−跑通 CPA−放大投入,这条循环跑顺后,TikTok 就能把定价权重新抬回去。
👉 想一次性看懂未来一年 CTV 广告费率弹性区间?这份模型免费参考
FAQ
问:TikTok CTV 广告形式会像手机端 9:16 竖屏吗?
答:据内测截图,TikTokTV 现阶段仍以 16:9 横版信息流为主,9:16 仅作弹幕广告特效。
问:广告主如何预估低 CPM 能带来的真实转化?
答:先跑 A/B,与现有 YouTube CTV 同环境对比 CPM、VTR、购买率三项,7 日样本即可得出结论。
猜想二:广告分成,切入电视预装红海
YouTube 之所以统治客厅,核心在于预装豁免权:只要设备想跑 AndroidTV 或 GoogleTV,就得按 MADA/GTVS 协议捆绑 YouTube。TikTok 没有内容“王炸”,也缺乏操作系统强制条款,只能曲线救国。
可行模式:OEM 广告分成
- Peacock × Roku 先例:Peacock 把 15% 广告库存交由 Roku 售卖,换得电视首屏卡位与推送流量;剩余 85% 仍掌握在自己手里。
- TikTok 可以把 10%~20% CTV 库存留给 OEM,剩余占坑位。持续分账取代一次性买门神,降低厂商决策门槛。
蓝绿厂或成突破口
三星、LG自有系统、Roku、Amazon Fire TV 份额分散,没谁能像 Android 那样一统江湖。只要广告分成机制透明,TikTok 和任何一家 OEM 都可能做出独家首发。
提醒:这一战不仅看分钱,还要看 TikTok 用户画像 能否匹配电视机购买人群,否则厂商会成为第一位“跑路的盟友”。
猜想三:轻版权策略,避免 YouTube 砸钱买版权的深坑
YouTube 正在大洒币买体育直播、播客、大片版权,向 Netflix 看齐。TikTok 会更谨慎——毕竟短视频生态靠的是“二次创作”而非“整场直播”。
操作路线
- 赛事短视频包:已握有 2025 世俱杯、MLS 到 2028 的短视频版权,剪辑+花絮即可满足客厅用户高峰时段的碎片化需求。
- 电影 IP 拆片:开放片库给创作者剪 30 秒高能名场面,带话题 #高能看这里。官方数据称,对比完整长片,碎片片段完播率提升 67%。
指标看板
- 短视频人均观看时长是否突破 3.5 分钟?
- 转码到电视端后,短视频互动率(点赞/分享/评论)能否保持移动端 80% 水平?
满足这两个阈值,TikTok 才能证明“轻版权”能在客厅跑通商业化。
👉 点击领取“短视频二次创作 S 级选题表”,复刻爆款五大元素
猜想四:用“可信数据”补上临门一脚
低价先拉来“试水预算”,轻版权再撑起“内容预算”,到头来,想让品牌把更多钱投到 TikTok CTV,还得靠第三方测量说话。
已官宣的两条路
- NielsenONE 跨屏报告:把电视端、手机端、线性电视统一到一个面板。广告主一眼看清“跨屏去重”后的净覆盖。
- iSpot TV 深度归因:实时对接 POS 数据,得出“由曝光到收银台”的完整漏斗。早期案例里,TikTok 广告触达了 58% 线性电视没扫到的独立观众。
场景演练
一家饮料品牌在 Black Friday 前两月启动 “TikTok CTV + YouTube CTV” 联合投放:
- 先用 iSpot 数据发现,TikTok 带来的新客贡献率 27%,YouTube 老客再营销 35%,剩余 38% 属于重叠人群;
- 将预算调成 4:6 后,ROI 提升 19%,但 CAC 下降 22%。
只要第三方验证还能复现类似结果,TikTok 联网电视广告 就能把“低价标签”洗掉,转入 CPM 溢价通道。
FAQ:关于 TikTok CTV 的 4 个高频疑问
Q1:TikTok 电视端会不会像移动端那样依赖算法推荐?
A:会。算法依旧优先学习“正向停留 + 完播 + 互动”,但为了提高大屏沉浸体验,会把每次展示时长拉到 45 秒左右,对长视频更友好。
Q2:广告主担心“竖屏强制横屏”导致创意浪费怎么办?
A:官方已出动态裁剪模板,一键生成 16:9、9:16、1:1 三种比例;创意团队无需额外拍片。
Q3:预算不足的小团队也能投 TikTok CTV 吗?
A:平台计划开放“自助竞价”+“日预算 100 美元起投”的轻量级广告工具,预计 Q4 正式灰度。
Q4:如果 iOS 隐私政策再升级,CTV 数据还能归因吗?
A:TikTok 正在加码“Data Clean Room”联署方案,将电商订单数据加密后回传 TV 端,匹配曝光设备 ID,实现“无 Cookie” 归因。
结论:TikTok 的“客厅三步曲”
- 低价 CPM 切入,快速把安装量和广告主数据库做大;
- 广告分成拉拢 OEM,把 TikTok 电视广告 铺到更多遥控器一键直达;
- 通过 Nielsen + iSpot 的第三方量化模型,证明覆盖率增量与转化,最终实现提价。
当“更低成本获客”不再是唯一卖点,TikTok CTV 就有资格在客厅和 YouTube 正面掰手腕。真正的竞争,从现在开始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