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动态:Bakkt 退市潮、币安告别加拿大、Coinbase 全球扩张幕后全解析

·

过去一年,全球加密货币政策骤变,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推动“高压监管”路线,中心化交易所首当其冲。本文梳理 Bakkt 代币退市、币安退出加拿大、Coinbase 国际扩张等最新事件,拆解其商业逻辑与未来走向,并为普通投资者提供应对策略。


一、Bakkt 战略转型:砍掉 25 种山寨币,聚焦 B2B2C 企业客户

批发市场替代零售用户

洲际交易所(ICE)旗下的 Bakkt 在收购 Apex Crypto 后,明确将重心从 C 端 App 转向 B2B2C 企业对企业对消费者服务。截至 3 月 13 日,平台已移除 AVAX、FTM、XLM、AAVE、UNI、APE 等 25 种资产,约占原有 36 种币种列表的七成。
官方给出的理由是“精简资产类别、降低合规成本”,实质是为机构托管与支付清算提供更多合规空间。

收入回暖仍低于预期

最新财报显示,Bakkt 季度收入 12.5 百万美元,高于去年同期 12 万美元,但依旧低于华尔街共识。在 11 月关闭零售 App 之后,集中精力做 企业级数字支付 成了保牌的唯一出路。


二、币安告别加拿大:稳定币新规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监管层层加压

加拿大证券管理局(CSA)自 2023 年 2 月起要求交易所:

币安 而言,以上规则触及了 现货 + 衍生品交易所 的核心收入结构,最终选择 关闭加拿大市场
币安在公告中保留“随时回归”权利——监管环境一旦放松,或将重启通道。此前已退出的 dYdX、Paxos、OKX 等也在同一条政策线上“排队离场”。


三、Binance.US 与 CZ “分手”?美国监管下的生存游戏

面对 SEC、CFTC 重罚,Binance.US 管理层正探索降低创始人赵长鹏(CZ)持股权重的方案,以示 切断与国际母公司关联。知情人士透露,若结构重组成功,Binance.US 或将争取 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OCC 附属信托牌照,缓解美国监管敌意。
👉 一键掌握美国加密货币监管走向,或许就是读懂下轮牛市的关键


四、Paxful 重启仍内斗:点对点比特币市场的新故事

联合创始人诉讼未解

停摆 4 周后,P2P 平台 Paxful 恢复上线。遗憾之处在于:

Civ Kit:千个 “去中心化 Paxful” 蓝图

Ray 宣布新项目 Civ Kit,结合 Nostr 与闪电网络,目标让 全球任何人都能非托管、无 KYC 地部署自己的 P2P 市场。一旦建立“基于信誉”的借贷模块,将对 比特币免审查支付 产生深远影响。


五、Coinbase 的双线战:美国大本营 + 阿联酋桥头堡

否认“撤出美国”,但全球扩张步伐加快

近期 Coinbase 因 SEC 诉讼频繁遭受质疑。CEO Brian Armstrong 在伦敦金融科技周抛出“不排除海外总部”观点,后又澄清 美国总部不会搬迁
真正动作发生在海外:

Coinbase 全球版图因此具备 “美国现货+海外衍生品” 的双保险架构,为 1 亿级用户目标做铺垫。


六、FTX 拟重启?“债权人转股”方案前瞻

破产律师对外称,FTX 最早可能 2024 Q2 提出 债权人债转股计划,前提是获得足够融资。当前可流动资产已从 5.5 亿升至 7.3 亿美元,但仍低于债权人缺口。美国税局 IRS 提出 44 亿高额税务索偿,使得重组复杂度倍增。
FTX EU 网站已开放提现申请,仅限欧元余额,用户的 加密资产持仓 仍待后续清算评估。


常见疑问 FAQ

  1. Bakkt 移除的代币是否归零?
    不是。资产只是从 Bakkt 平台下架,仍可在其他交易所流通,注意无缝转移或寻找替代托管即可。
  2. 币安退出加拿大后,加拿大投资者怎么办?
    用户需立即完成资产提币;可转移至 持牌加拿大交易所 或使用 去中心化钱包 管理。
  3. Coinbase 扩张后,对中国大陆用户有何影响?
    Coinbase 目前不提供中文区服务;建议选择 具备中文界面的友好交易所,或直接利用 链上 DeFi 工具。
  4. Civ Kit 能否真的“无托管”交易?
    项目是概念验证阶段,需留意代码审计、社区治理与未来法规风险。短线尝鲜,长期仍需 合规与用户体验 双重检验。
  5. FTX 重启是否等于回春?
    重启不等于偿债完成。债转股方案若通过,债权人需权衡 未来平台估值当前资产回收率 的收益差异。
  6. 二级市场情绪是否转阴?
    监管收紧并非单纯利空,靴子落地后或加速 机构资金入场,中长期抬高合规折价。

结语

在“监管 vs 创新”制衡的对象棋盘上,中心化交易所不断挪动棋子。对普通用户而言,唯一不变的是 风险控制资产自持;对行业而言,每一次被迫退市或迁徙,都在催生 更开放、更合规的全球基础设施
👉 追踪全球交易所政策窗口期,先人一步布局下一轮加密周期

同时谨记:理解 交易所政策变动、紧握 钱包私钥、把握 全球化合规红利,才是穿越波动的核心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