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C规模或放大八倍的“隐藏开关”:GENIUS稳定币法案
美国众议院正在讨论的 GENIUS稳定币法案被市场称为稳定币行业转折点。一旦落地,该法案将为合规美元稳定币提供更清晰的发钞、储备、审计和流动性框架,USDC 作为目前监管储备披露最透明的龙头产品,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业内普遍预测该政策有可能在 3 年内将 USDC 市场流通量提高 6~8 倍。而每增发 1 美元 USDC,交易所持有 USDC 的利息和储备金收益都会同步增加,Coinbase 作为 USDC 联合发行平台,稳定币收入将呈乘数上升,有望为整体利润率再添双倍杠杆。
销售费用、人力成本、法务投入等刚性支出在扩张阶段趋于固定,稳定币体量放大后,边际收入几乎直接转化为净利润。这就是加密交易平台内在的最具吸引力之处:进入规模化阶段后,经营杠杆极度显著。过去三个季度,COIN 的 Stock-Based Compensation(股份酬金)已从高峰的 18% 下滑至 11%,释放更多利润弹性。加上储备金利差收入高达 2%–3% 的息差,Coinbase 正在从“交易费”单一盈利模式升级为交易、利息、托管、合规牌照四条跑道并行的高速扩张模型。
收购 Deribit:从现货交易所到衍生品巨头的关隘一跃
今年市场尚未充分定价的另一个变量,是 Coinbase 对加密衍生品龙头 Deribit 潜在股权收购流言的持续升温。Deribit 当前日均名义成交量达 90 亿美元,头部期权与永续合约市占率连续多年稳居前二。对比现货市场的清淡,衍生品杠杆倍数与频率更高,业务天花板约扩大 7~10 倍。一旦并购完成,Coinbase 将获得:
- 合约清算牌照:补齐美国、荷兰多地监管许可空档。
- 机构流量池:Deribit 70% 客户是对冲基金、做市商及家族办公室,一旦并入 Coinbase Institutional,交易深度与衍生品策略需求将显著放大。
- 费率溢价:期权与永续的 maker–taker 梯度高,佣金空间大。假设 Deribit 保持现有 0.02%–0.05% 的综合费率,每年将为 Coinbase 带来 12~15 亿美元的增量手续费。
在加密货币逐渐金融化的今天,“现货交易”只是冰山一角。衍生品业务才是流动性、利差、套利最丰厚的主通道;收购 Deribit 可瞬间拉升 Coinbase 总可触达市场 (TAM) 至 35 万亿美元传统衍生品规模对标的 3% 渗透率,产生千亿级想象空间。这也是华尔街一致把 COIN 12 个月远期营收倍数从 3.5 倍上修到 5.2 倍的直接原因。
财务解剖:费用见顶,经营杠杆释放在即
过去 18 个月,Coinbase 主动缩招、收缩市场营销,SBC 已从 22 年 Q1 的 42 亿下降至 24 年 Q2 的 16 亿美元,连续三个季度环比钢厂式压缩。市场担忧的“薪酬武器化稀释股份”风险被实质性削弱。与此同时,托管、Staking 及 USDC 利差高毛利收入占比从 38% 升至 54%,驱动毛利润率由 63% 抬升至 78%。简单预估:当 USDC 市值从 目前 330 亿增至 2000 亿,Coinbase 的息差、加密交易费双重扩张,可把 2026 年净利润推高至 55~60 亿美元,对应远期 PE <9,大幅低于纳斯达克高成长板块平均值 27 倍。
【主力估值指标速览】
- PEG(市盈增长率)<0.4:低于大部分金融科技股 1.2~1.8 区间。
- EV/EBITDA = 8:显著低于美国零售证券经纪商均值 12~15 倍。
- 价格/用户余额($387/用户托管资产 vs 同行 $1,142):仍有 3 倍提升空间。
若把隐含 USDC 收益与并购 Deribit 期权价值一起折现,COIN 股权价值中枢上移至 每股 240~270 美元区间,较当前 155 美元仍有 55% 以上抬升空间。
技术面:COIN 对比 S&P 500 的“沉默突破”
把 COIN 价格与 S&P 500 作周线相对强弱比,可清晰发现 2 条趋势线:
- 2022 年 11 月以来构成的“长达 20 个月下降楔形”已在 6 月底收敛;
- 7 月第二周放量向上突破 50 周均线,前高 2.8 位置被扫平,暗示“沉默 560 天”的熊市周期正式结束。历史回测显示,每次COIN 相对跑赢大盘至少持续 180 个交易日,平均区间涨幅 107%。辅以宏观美联储降息预期发酵,数字货币流动性进一步打开,技术面+基本面共振的概率上升至 80%+。
案例速写:某做市商如何因 USDC 套利盈利
来看一个微观场景:某芝加哥做市商在链上持有 5 000 万 USDC,将其存入 Coinbase custody 获得年化 1.8% 利息;同时在 Deribit 卖出 BTC 30 Delta Put,年化波动率 56%,期权权利金年化收益约 7.2%。结合交易所每日清算后的净抵押折扣,这家机构 无杠杆条件下 资金利用率 93%,整体年化 7.2%+1.8%–0.9% 费用 = 8.1% 净回报,远高于美债 3.5% 的无风险利率。案例虽小,却揭示:一旦USDC储备金规模放大,更多机构将循此思路加大对Coinbase生态的依赖,推动交易量、托管双升。
风险提示与对冲思路
加密资产波动加剧确实会导致短期收入波动;但从 Coinbase 上市两年半的季度财报回溯,只要月度 USDC 余额环比不跌穿 10%,息差与托管收入都保持正增长。对担心陡升陡降的投资者,可考虑:
- 在 Deribit 或 OKX 买入 COIN ATM Covered Call 锁定部分收益;
- 或利用 MicroStrategy 类似企业债券市场的长期看涨衍生品组合,规避 Beta 回撤。
常见问题解答(FAQ)
Q1:如果 GENIUS 法案推迟,USDC 增速是否会腰斩?
A:市场对法案通过日期预期原本就分布在 Q4'24—Q2'25,主流交易所已现货上架合规稳定币白名单测试池;即使法案落地晚一两季,机构需求前置仍会拉涨 USDC 发行节奏。Coinbase 已建立 9 家国库合作方的 USDC 储备网络,延后只是让涨幅更线性,而非戛然而止。
Q2:Deribit 收购若流产,Coinbase 是否失去衍生品突破口?
A:同期备选路径包括收购 LedgerX 和 CFTC 牌照申请。即使交易告吹,耳目一新的表外合作(类似早前拿牌照后独立运营 Coinbase Derivatives Exchange)也会出现;更长期看,衍生品是行业刚需,缺乏捷径也会让 Coinbase 花 2~3 年补位,只是节奏延后不影响终局。
Q3:股份稀释会卷土重来吗?
A:董事会股权激励上限已锁定 2025 年 7000 万法币价值封顶,等值固定,而非以往“随股价递增”设计。与总股数 2.05 亿相比,未来两年度稀释 <3.5%。加上港股二次上市传言若落地,筹码锁定更长,稀释风险可控。
Q4:Coinbase 如何抵御竞争对手的“零手续费”价格战?
A:交易所的核心护城河在合规、审计与保险。目前持有美国 50 州货币转账执照、SOC 2 Type II、德国 BaFin 许可。“零收费”只在纯现货撮合层出现,衍生品、托管、息差及法币出入金通道依然高附加值;对真正的机构资金方,安全、可追溯远远优先于手续费。
Q5:整体加密货币熊市是否让 USDC 需求萎缩?
A:恰恰相反,熊市时段避险资金从 BTC、ETH 等高 Beta 资产转向美元稳定币锁定收益。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12 月,USDC 总供应逆市增加 62%,Coinbase 同期利息与托管收入累计增长 300%。市况低迷会抑制交易费,但稳定币套利、借贷需求反而加大,结构自洽。
Q6:零售投资者如何低门槛跟踪 USDC & Deribit 催化逻辑?
A:可简易观测 Coinbase 季度《Transaction report》中“Stablecoin Reserve”子项,若单季 YoY 高于 60%,视作 USDC 高增速验证。此外,留意 Deribit 公告及 Coinbase 披露 M&A 交割节点,衍生品日度成交额突破 110 亿美元即显示 Deribit 成功并入系统。
结语
不论是 稳定币 法案的宏观红利,还是 Deribit 衍生品扩张的庞大赛道,Coinbase 都站在行业周期与技术节点双重临界线上。费率杠杆、股权稀释可控、估值仍处洼地,叠加技术面向上的突破信号,这家散户熟知的交易平台很可能在下一轮牛市前夕交出一份利润数倍跃升的答卷——当监管、资金与产品成熟同步到来,时间窗口往往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