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达引爆数字支付 IRA:稳定币无缝刷卡时代正式开启

·

稳定币不再只是锚定工具,而是实时支付的新血液

万事达在 2025 年 4 月 28 日宣布,推出覆盖“发行、存储、支付、奖励”四环节的一站式稳定币解决方案。稳定卡、钱包直连、商户秒结 成为高频关键词,也宣告这家传统支付巨头从“观察期”迈入“深度卡位期”。

关键点

  • 全流程支持 USDC、USDT 等主流稳定币
  • 结算延迟 < 5 秒,“秒到”体验媲美 Apple Pay
  • 合作方包括 MetaMask、Kraken 与 Circle

MetaMask 自托管卡首发:链上合约,链下秒刷

由 CompoSecure 与 Baanx 联合打造的 MetaMask 借记卡,是本次消息的最大亮点。

这一产品切中了当前市场对“自我托管”的强烈需求——距 Bybit 14 亿美元黑客事件仅过去 2 个月,用户对中心化托管心有余悸。

👉 立即查看 MetaMask 自托管卡的申领条件与免年费政策

谁是幕后推手?

万事达搭建了一张“多边网络”:

  1. 交易所——提供链上流动性(Kraken、OKX)
  2. 稳定币发行方——保证货币锚定(Circle USDC、Paxos)
  3. 支付处理方——负责商户通道(Nuvei)
  4. POS 收单方——完成线下 POS 与线上网关落地

这张网络一环扣一环,共同构成了 稳定币原生支付架构

市场规模:从 0 到 2380 亿美元,只用了 6 年

当前稳定币总市值 2383.9 亿美元,USDT 与 USDC 仍占 85% 以上,但竞争者已加速入场:

稳定币逐渐摆脱纯投机属性,成为跨境转账、工资发放与零售结算的“数字现金”。

监管窗口即将打开:万事达为何抢先布局?

美国众议院最快将于 2025 年 8 月出台 稳定币监管法案,三条核心要求成为行业共识:

万事达通过与合规发行方的深度绑定,已提前满足以上条款,卡位效应 明显。一旦政策落地,其支付结算牌照可瞬间覆盖合规稳定币,形成 “主干网”壁垒

👉 把握稳定币合规红利,提前锁定下一个商户爆款工具

真实场景:从高档餐厅到政府纳税都在用

任何支付创新只有在真实场景落地,才具备可持续性。万事达现在的打法是:先有卡、再拓商户、后接政府, 正向飞轮越转越快

稳定币 FAQ:关于刷卡、费率与安全的 5 个关键问答

Q1:MetaMask 卡需要 KYC 吗?
A:需要。虽然资产自托管,但发卡机构受金融监管,仍须完成实名制验证,预计全流程 3 分钟。

Q2:最终商户收到的是美元还是 USDC?
A:商户可自行选择。若勾选自动结算,系统会在 1 秒内兑换为美元结算;若勾选“保留稳定币”,则直接入账稳定币。

Q3:刷卡失败后,链上交易会回滚吗?
A:会。由于交易尚未提交至链,付款失败将自动取消桥接,用户无 Gas 损失。

Q4:稳定币转账到美国境外会被额外征税吗?
A:目前美国对个人 1 万美元以下小额付款无额外 预扣税,但建议留存交易记录以应对未来审计。

Q5:万事达会不会记录我的链上地址?
A:仅保存一次性桥接地址,完整链上记录由公开账本维护,万事达不主动追踪后续转账。

下一步:低但不会消失的门槛

万事达的稳定币愿景并非普惠到人人零门槛:

解决路径就是不断扩大 “稳定币即法币” 的使用场景,让每个普通商户在任何收银设备里都能一键开启 USDT 付款即可。如果这一天到来,信用卡、扫码、Apple Pay 等传统 fintech 入口,都将向 可编程货币 开放接口。

稳定币距离彻底主流化,还剩最后一公里。万事达,已经跑在所有人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