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清华大学公开课、罗玫教授、区块链、比特币、数字货币、共识机制、金融现象、投资趋势、Web3、加密资产
事件回顾:抖音热搜第七名的“神课”是怎样炼成的?
12 月 5 日午后,“清华大学6小时课程揭秘比特币”话题在短短 3 小时内冲上抖音热搜榜第七名,阅读量突破 2.8 亿。发布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官方账号用一句标题——一口气看懂《区块链与加密数字货币》——成功抓住了大众注意力。
视频全长 380 分钟,由原国家级一流课程完整版剪辑浓缩而成,主讲人正是清华经管学院副教授、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主任罗玫。她用通俗语言把博弈论、分布式计算、密码学三大技术原理,与经济、金融、会计三大管理学科知识串成一条易懂的时间线:
- 比特币是社会实验的“开端”;
- 共识机制背后是博弈与人类行为因子;
- 公链之争=技术路线+商业生态的迭代赛;
- 数字货币的金融现象不止涨跌,更是信用体系的革新;
- 区块链应用的想象空间已超出金融圈;
- 挑战与风险同在:监管、安全与环保三座大山。
正是这六大看点,让 6 小时并不枯燥,弹幕直呼“像追剧一样上头”。
核心知识点回顾:6 小时你都学到了什么?
1. 比特币≠区块链,但却是最佳的“试金石”
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落地的第一个爆款应用,验证了去中心化账本的可行性。
- 关键词:比特币、去中心化、账本技术
- 价值锚定并不是天然存在,而是“共识+稀缺”共同赋予。
2. 共识机制的“网络擂台赛”
罗玫用“拜占庭将军问题”现场模拟:N 台计算机如何在不依赖权威第三方的情况下,对账本状态达成一致?
- 工作量证明 PoW 像马拉松——跑越远越可信,但耗电;
- 权益证明 PoS 像股东大会——谁股份多谁说了算,节能却带来集中化担忧;
- 新兴机制 DPoS、NPoS 则像议会制,兼顾效率与去中心化。
3. 公链之争的“三国演义”
- 老牌公链 BTC:价值存储的“数字黄金”;
- 智能合约先驱 ETH:生态大山头+“链上城市”;
- 新秀 Sol、Aptos、Sui:高举高性能“打破不可能三角”大旗。
👉 想第一时间捕捉下一轮公链行情?来看看专业工具如何帮你实时追踪。
4. 加密数字货币的金融现象
课程列举了 2020-2024 年结构化数据:
- 资金费率、永续合约持仓量、链上活跃地址——三项指标同步放大时,“价格泡沫”往往临近顶部;
- 反之,若只有价格上涨、换手率下降,市场可能处于“静悄悄的主升段”。
5. 区块链应用已经在哪里落地?
- 供应链金融:蚂蚁链与邮政储蓄银行合作,贷款审批时间从 2 周缩至 2 小时;
- 跨境支付:菲律宾-to-新加坡的劳务汇款通道,费率由 7% 降至 1.5%;
- 数字身份:欧洲 EBSI 项目,实现大学毕业生成绩单秒级验证。
6. 挑战:监管沙盒之外的灰犀牛
- 政策不确定性:各国对“加密货币到底是商品还是证券”的定义仍在拉锯;
- 安全风险:DeFi 协议 2024 年被黑金额累计 18 亿美元;
- 能耗争议:比特币全网耗能一度与比利时全国持平,绿色 PoW 与 PoS 转型成为行业自救方向。
学习评估:6 小时够不够用?
很多同学在弹幕提问:“看完就能去炒币吗?”
答案是:6 小时只能搭好知识框架,真正的理解需要在实战与数据跟踪中反复验证。罗玫在课程尾声给出三条建议:
- 先用模拟盘:熟悉钱包、链上浏览器与合约调用;
- 建立数据仪表盘:把公开指标(TVL、市值占比、活跃地址)做可视化;
- 每季度复盘一次:找出认知缺口,再去补公开课、读论文、深度跟踪项目。
👉 如何自建链上数据面板?这套新手友好的免费模板,我放在这儿了。
案例研究:普通人怎样用“清华思维”掘金 Web3?
小刘是上海一家 SaaS 公司的产品经理,6 小时公开课看完之后,他用了 30 天完成“从 0 到 1000U”的实验:
- 第 1-7 天:用小狐狸钱包体验主网转账,熟悉 Gas;
- 第 8-15 天:订阅 Glassnode 数据报告,把“交易所流入量”与“衍生品未平仓量”做对比,发现比特币巨鲸吸筹信号;
- 第 16-23 天:学习 Uniswap V3 的 Concentrated Liquidity,部署 1 ETH 流动性测试;
- 第 24-30 天:借助低迷市况,低价囤入 Layer2 早期代币,后续涨幅 35% 出局。
小刘总结:“清华课程给我最大的帮助,是让我对‘风险’和‘数据验证’保持敬畏,而不是盲目梭哈。”
FAQ:关于这门公开课,大家最关心 5 个问题
Q1:没有技术背景听得懂吗?
完全没问题。课程用生活化比喻把复杂技术讲成“路边餐馆记账”,零基础也能跟上节奏。
Q2:视频在哪里看回放?
截至本文发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官方抖音账号已置顶视频;若需更完整版,可移步学堂在线搜索课程名称《区块链与加密数字货币》。
Q3:看完能考证书吗?
学堂在线提供结课证书,需完成单元测验和期末项目,费用 199 元。
Q4:是否有英文课程推荐?
MIT 6.S089、普林斯顿的 BTC&Crypto Tech 课程均为优质资源,可作为进阶。
Q5:担心政策风险怎么办?
课程本身是科研教学内容,不涉及投资建议。学习者应结合自身所在地监管政策,理性评估再行动。
后记:从“看懂”到“看准”,下一条路径怎么走?
罗玫在课堂最后一句话是:“区块链不是终点,而是生产关系重构的‘序章’。”
当许多人仍停留在“听说比特币暴涨 10 万美元”的表层,先吃透 6 小时干货的人已在构建自己的数据模型、测试新的应用。
在下一轮技术浪潮来临之时,拥有扎实知识框架的你,至少能比市场早半步。
祝每一位读者都能在 Web3 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