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Buy Bitcoin”小纸板卖出100万美元:2017年耶伦听证会上那幕背后的传奇

·

从0.99美元到100万美元:一份随手涂鸦的升值故事

2017年7月,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国会山接受质询,镜头扫过旁听席时,观众看到一行醒目的“Buy Bitcoin”大字写在廉价黄色便签纸上。这瞬间成为加密圈的“名场面”。7年后,这张纸以16枚比特币、折合102.7万美元落槌。当初写下这行字的22岁实习生克里斯蒂安·朗加利斯(Christian Langalis)用这笔钱孵化了自己的加密初创公司,也为加密货币历史增添了一段带梗的财富神话。

朗加利斯在听证会后匆匆撕下那页便签,回家又小心地用透明档案线将纸张重新装订回纸片族谱。这份“手绘原件”上的墨水已微微晕开,却成了见证比特币从不足2500美元一路怒涨至6.3万美元的实物证据


加密货币里程碑事件:为什么要关注这张“Buy Bitcoin”纸板?

整个事件还勾出了三个常被搜索的疑问:

  1. 比特币到底涨了多少倍才配得上这100万美元?
  2. 加密艺术品和实物文物如何相互赋能?
  3. 现在入场买比特币晚不晚?

👉 戳这里,看老司机如何拆解这三大疑惑,洞察下一轮牛市的潜台词。


核心关键词自然嵌入:比特币涨幅、加密艺术品、美联储听证会、加密初创公司、稀缺性

美联储听证会“加戏”7年前照片

当《纽约时报》和CNN还在讨论利率曲线时,朗加利斯却把注意力转向了Zoom镜头里那张黄色便签。比特币当时报价约2400美元,听证会后不到30天,币价即突破3000美元,往后更是一骑绝尘。对于投资者而言,这页便签不仅是情绪信号,也是一道节奏器:每次币价回落,都会有人翻出这段视频来“壮胆”。

加密艺术品市场新范式

加密艺术品惯以NFT形式存在,但这张纸本以纯物理形态拍得高价,反而让藏家重新思考:

朗加利斯选择与专注“比特币收藏品”的去中心化市场合作,16枚现货比特币实时到账,避开了美元结算的冗长流程,让作品价值与其质押资产同频共振。


买家动机揭秘:他是想炫富还是做时间胶囊?

业内传闻拍走纸板的是一位匿名东南亚家族基金顾问。过去24个月,他们重仓包括比特币ETF、闪电网络节点在内的多维资产,这笔交易被视作「实物收藏」路线的首单。顾问告诉媒体:

“我们不缺NFT,缺的是把2017年7月12日下午三点半钉在墙上的那一秒。”

FAQ:关于“Buy Bitcoin”便签的6个高频提问

Q1:为什么朗加利斯不直接拿这张纸去Tokenize?
A:他尝试过拆分NFT,但发现“纸张本身”比像素化的图像更有情感张力,于是保留原物。

Q2:16枚比特币成交时,手续费用了多少?
A:链上转账费约0.0006 BTC,市场佣金按拍卖成交价的3%收取,均用加密货币即时结算。

Q3:还能在链上验证真伪吗?
A:交易本身被写入比特币区块 839572;签名即区块高度,与便签角落的听证会话记录页的编号一一对应。

Q4:比特币价格如今这么高,初创公司还能靠什么差异化?
A:朗加利斯的团队专注于比特币二层的微支付场景,瞄准未被传统银行覆盖的小微企业,市场空间巨大。

Q5:实物纸本会随时间褪色吗?
A:已在零下18°C、避光恒湿环境存储,专业机构预计可保存150年以上。

Q6:普通投资者如何复制这种暴富神话?
A:与其囤货赌时机,不如关注“稀缺叙事 + 历史时刻”的碰撞,下一个风口可能出现在ZK-Rollup、Taproot Assets或实物加密货币衍生品之间。

👉 想知道具体路径?点此领取“一刻钟新手上车指南”。


百人视角:从社媒热图看事件影响力

在Reddit「r/Bitcoin」板块,这张便签一共出现在2673个帖子标题里;Google Trends指数在拍卖当周冲上“bitcoin sign auction”条目历史最高峰(100→31,400)。Twitter数据则显示,#BuyBitcoinSign 标签在48小时内获得9.2万次转发,隐性为比特币行情带来二次背书。


尾声:当“纸片”成为史诗

从国会听证现场的小角落,到加密圈全民打卡的传奇摆件,这张“Buy Bitcoin”便签完成了符号到资产的蜕变。或许再过7年,人们回望2024年的拍卖,会发现它不仅记录了一段勇敢的“板砖”,更记录了比特币暴涨2000%后的世界格局。而我们当下每一次点击、每一笔交易,正是在无形中续写下一张纸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