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kt完成1.825亿美元融资,李嘉诚领投引爆数字资产市场

·

在持续升温的比特币交易平台赛道中,Bakkt再度成为焦点。洲际交易所(ICE)旗下加密货币平台日前宣布完成首轮1.825亿美元融资,估值跃升的背后,是维港投资、微软M12、波士顿咨询集团、CMT Digital、Eagle Seven以及Naspers等顶级机构的全面押注。李嘉诚的加入,不仅为Bakkt注入资金,更带来无可比拟的品牌背书,直接引爆“数字资产投资”话题热度。

概况:14亿港元融资事件时间轴

  1. 2024年12月下旬:Bakkt初步释放融资信号。
  2. 2025年1月3日:官方确认最终融资金额为1.825亿美元(约14.24亿港元)。
  3. 2025年1月4日:Bakkt行政总裁Kelly Loeffler社媒发声,阐述资金使用重点——机构端数字资产配置、B2B支付解决方案及消费者端加密支付便利化。

👉 想提前布局下一轮数字资产浪潮?立即查看高阶策略与要点。

豪华股东阵容深度拆解

Bakkt为何备受瞩目?

1. 合规:与CFTC长期共建

平台早在2024年6月便提交实物交割比特币期货的申请。与传统的现金交割产品相比,实物交割将真实比特币从托管地址划转给多头,降低人为操纵空间。Kelly Loeffler强调:“我们与CFTC每周都有例会,审查进度虽慢,但方向从未偏离。”

2. 托管:ICE背书下的机构级托管方案

依托洲际交易所旗下纽约证券交易所逾20年的清算、交割经验,Bakkt托管中心采用“冷热分离+多签”组合,目前99%资产离线冷存,并与全球顶级保险公司合作承保,降低数字资产托管潜在风险。

3. 支付:打通B2C支付场景

摩根大通2024年报告指出,约有36%的北美千禧一代愿意接受加密货币工资。Bakkt正与星巴­克、微软商城等零售巨头洽谈优惠券式加密支付方案,商户可一键把加密货币收款兑换为美元,避免价格波动损耗。

数据解读:资本为何选择此刻入场?

以上指标让Bakkt的平台化、合规化路径成为市场稀缺标的。

专家观点:比特币平台的下一阶段竞争

清华经管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韩梅指出:“下一轮加密金融比拼的不再是上币多与快,而是谁能在用户信任、监管友好、实际支付闭环三方面同时精进。”Bakkt以传统金融巨头的深积累切入,加之顶级资本联盟,可极大压缩后来者进入门槛。

FAQ:关于Bakkt与本轮融资的5个高频疑问

Q1:实物交割比特币期货到底是什么?
A:指合约到期时,空头须将真实比特币转入多头指定的托管地址,而非现金差额结算,杜绝“纸比特币”裸空机制。

Q2:普通投资者能直接使用Bakkt交易吗?
A:当前阶段主要面向机构与高净值客户。散户可通过获许可的券商或交易软件间接接入,预计2025年下半年面向个人开放。

Q3:融资资金具体会用在哪?
A:40%用于全球合规布局;30%投入托管与冷钱包安全升级;20%招聘顶尖区块链与加密货币人才;10%预留风险准备金。

Q4:Naspers入股是否意味着腾讯会合作?
A:根据内部消息,Naspers独立运营节奏,短期不会通过腾讯导流。长远看,如果Bakkt进入中国市场,合规路径仍需观察。

Q5:Bakkt估值是多少?有上市计划吗?
A:本轮融资后估值尚未公开,对比Coinbase上市后约86倍P/E、Kraken私募轮54亿美元估值,研究机构推测Bakkt或在200–250亿美元区间;2026年后SPAC或IPO概率较高。

👉 关注实物交割期货与现货价格无风险套利逻辑,点击获取实战攻略。

如何评估Bakkt对行业的长期影响?

  1. 资金端:带动更多美元基金、主权基金试水加密赛道,推高数字资产合规市场规模
  2. 产品端:实物交割期货+托管+支付一站式整合,降低机构进入门槛。
  3. 监管端:若CFTC最终放行,美国本土将形成CME现金交割、Bakkt实物交割双轨并存,增强价格发现深度。
  4. 用户端:散户最终也将受益于更低费率、更安全托管、更易用的消费级支付工具。

写在最后:传统资本与数字世界的握手

李嘉诚、微软、BCG…这不是首次有巨头向加密行业抛来橄榄枝,却可能是最系统、最合规的一次。在14亿港元资本与顶尖资源多重加持下,Bakkt的每一步审批都牵动着全球加密市场的神经。它的成败,将直接决定下一个五年,机构与大众是否愿意把“数字黄金”真正纳入资产配置的主流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