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盗版温床”到“区块链基础设施”,BitTorrent 二十年沉浮,如今按下重启键。
揭开交易面纱:1.4 亿美元现金落袋
2025 年 6 月底,BitTorrent 文件共享协议母公司正式签署出售协议,孙宇晨旗下 波场 Tron 以 1.4 亿美元现金完成全资收购。多位股东已向 TechCrunch 证实,合同已进入最终执行阶段;少数中间人仍就“牵线佣金”产生争议,但大概率不会影响交割。
这笔估值与 PitchBook 早期给出 1.45 亿美元峰值相当,意味着 BitTorrent 在融资 6000 万美元、多年摸索商业化无果后,终于交出控制权。
BitTorrent:从 P2P 先驱到「合法的」区块链拼图
BitTorrent 自 2004 年由布拉姆·科恩和阿什温·纳温创办起,便以 去中心化分片技术 颠覆传统 CDN,曾撑起全球 40% 峰值流量。然而,盗版阴影挥之不去,商业变现屡屡受挫;BitTorrent Now 等内容分发尝试,也未形成规模盈利。
如今,孙宇晨给出的“剧本”十分清晰:
- 借助 BitTorrent 1.7 亿用户的庞大节点,强化 波场网络节点数与数据分发能力;
- P2P 挖矿 形式利用闲置带宽,降低去中心化存储成本;
- 用 BitTorrent 品牌背书平息外界对 Tron “白皮书抄袭 Filecoin、Ethereum” 的质疑,提升 TRX 与 BT 生态合法性。
👉 想第一时间知道 TRX 与 BT 生态将如何深度整合?紧跟后续报道!
孙宇晨的野心:把娱乐内容搬到链上
波场公有链已于 2025 Q2 完成 TRX 主网迁移,市值约 46 亿美元。按照白皮书与内部路演材料描述,TRX 未来付费场景以“长视频、音频、直播”为核心。BitTorrent 的 P2P 传输能力恰好为该愿景提供最省带宽、省 CDN 成本的“最后一公里”。
设想一下:
- 创作者上传影片:直接通过 BitTorrent 协议分片,全球节点秒级同步;
- 用户点播:无需等待完整下载,P2P 边下边播,广告/付费弹窗直接以 TRX 结算;
- 长尾作品永不下架:去中心化存储天然抗审查,版权方收益按 智能合约 自动分账。
这将构建一个“去中心化 Netflix + Spotify + OnlyFans” 的超级聚合器。唯一需要跨越的,是各国监管对加密货币支付及内容版权的“双合规”门槛。
复盘 P2P 巨头的二十年探索
- 2004–2008:BitTorrent 客户端迅速扩张,“种子”一词火遍全球;
- 2009–2013:尝试广告、付费加速、企业版、甚至浏览器 —— 盈利能力有限;
- 2014–2017:与版权方合作推出 BitTorrent Bundle、BitTorrent Now;分拆 Resilio 进军同步盘,仍难破圈;
- 2018–2024:公司高层几番动荡,裁员与战略收缩交替出现;遍寻买家,Akamai、Rovi(TiVo)均曾“心动”未果;
- 2025:与 TRON 携手,完成“从协议到资产”的最后一步。
对比早年关闭的 Napster、出售归国的 Red Swoosh,BitTorrent 能撑到今日已属奇迹。其根本价值在于节点规模与去中心化基因,而这正是区块链赛道最缺的“天花板级场景”。
👉 想亲自验证网络流量是否真的由 BitTorrent 主导?点击查看实时监测技巧
区块链 + P2P:新故事还是旧调重弹?
1. 技术互补
BitTorrent 解决 数据分片与低延迟传输;区块链解决 激励与确权。二者吻合“胖协议、瘦应用”的加密叙事,比传统云服务更具成本优势。
2. 监管隐忧
去中心化带来的版权治理难题依旧。若孙宇晨承诺“可审计节点+合规内容白名单”,才能真正打开好莱坞大门。
3. Token 经济
现有方案多停留在 补贴式挖矿,缺乏活跃付费场景。只有创作者与消费者愿意长期持有 TRX,才能避免“挖提卖”死亡螺旋。
4. 竞争格局
从 IPFS/Filecoin、Arweave、到 BNB Greenfield,去中心化存储赛道玩家众多。BitTorrent 能否凭借 1.7 亿装机量弯道超车,是未来三年最大看点。
常见问题(FAQ)
Q1:波场收购后,BitTorrent 原有客户端会被强制升级?
A:短期内不会。团队承诺现有 UI 与协议层保持不变;未来若新增 TRX 支付或加速,以 可选插件 形式提供。
Q2:用户如何用 TRX 购买 BitTorrent Now 的内容?会收高额 Gas 费吗?
A:上线之初,波场将在侧链部署 TRC-20 稳定币交互,手续费低于 0.01 美元;直接使用 TRX 需等主网跨链桥成熟。
Q3:普通电脑参与 P2P 挖矿会不会伤硬盘?
A:不同于 Chia 的“空间证明”,计划采用 带宽证明,仅缓存少量热数据,理论上对 SSD/HDD 损耗极小。
Q4:原 BitTorrent 创始人布拉姆·科恩还会继续参与开发吗?
A:官方暂无回应。不过科恩正全力投入 Chia 绿色加密项目,大概率不会回归。
Q5:此次收购完成后,BitTorrent 员工有多少留下?
A:据内部人士透露,核心协议开发团队约 30 人留下;内容运营与 BD 部门将由波场重构,预计岗位不超 100 个。
Q6:用户协议是否会被改成“强制收集数据”?
A:新协议显示仅收集 匿名哈希、网络质量报告,不会触碰原始文件内容;任何改变需通过社区投票或“可拒绝更新”版本保留。
结语:旧协议的新味道
BitTorrent 在去中心化浪潮席卷 20 年后,终于等来了最懂它的买家。对孙宇晨而言,他以 1.4 亿美元换来了一条:
- 全球 RAM > CDN 成本的新价值链
- 自带带宽的 1.7 亿节点
- “合法化”区块链应用的身世证明
而对于仍然守在 BT 协议前、为美剧与 Linux 镜像保种的用户来说,他们是否会愿意接受 加密货币激励,成为这场商业实验的“人型矿机”?剧情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