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况:8.9 亿英镑索赔为何被砍?
英国上诉法院在 2025 年 5 月 21 日作出里程碑式裁定:对于 2019 年加密交易所联合下架 Bitcoin SV(BSV)一案,属于“子类 B”的 BSV 投资者无权主张高达 89 亿英镑(约 119 亿美元)的“错失增长”赔偿。法院强调,BSV 代币并非无可替代的数字资产,相应投资风险可通过“适度市场操作”自行化解。
核心关键词高度提炼
- BSV 诉讼
- 币安 英国法院
- 加密交易所 法律胜利
- 117 亿美元索赔 驳回
- Bitcoin SV 下架
- 加密货币 投资机会
- 错失增长效应
- 市场风险承担
下架始末与索赔逻辑浅析
2019 年,币安等多家头部加密交易所以“维护生态健康”为由,将 BSV 从交易列表中移除。部分投资者随即提出:
- 下架导致 BSV 流动性骤降,价格失去上涨空间;
- 若未被下架,BSV 将与 BTC、BCH 比肩,跻身“顶级加密货币”行列;
- 因此索赔“错失价格倍增”的潜在收益 117 亿美元。
法院指出,该论点过于“投机化”,本质是“用未来可能的暴涨证明当下损失”,既难量化,也与加密资产高波动属性自相矛盾。
关键法律焦点:减轻义务 VS 投机收益
首席法官 Geoffrey Vos 明确指出:
“原告拥有充分的窗口期通过出售或置换其他加密资产减轻损失,拖延操作即视为未尽合理义务。”
具体论点拆解:
- 市场缓解规则
当资产可在公开二级市场自由交易,原告必须在事件发生后“合理时间内”衡量并减损,而非等待未知涨幅。 - 替代资产可得性
法官以同期 BTC、BCH 为例,说明 BSV 并非独一无二,投资者完全可转向替代币继续捕捉“加密市场红利”。 - 波动性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天生剧烈震荡,“错失未来上涨”不属于损害赔偿法可救济的类别,否则所有高位套牢者都将获得“后悔补偿”。
👉 深挖法律细节:加密货币诉讼中的“减损义务”如何重新定义?
案例延展:币安与 FTX 诉讼同日并进
就在 BSV 裁定前 5 天(5 月 16 日),币安向法院递交动议,要求驳回 FTX 破产财产提出的另一宗 17.6 亿美元诉讼。币安理由同样一针见血:
- FTX 崩盘根源是内部欺诈及财务管理失控,且 SBF 已在多项刑事指控中被定罪;
- 将“自身经营失败”包装成“外部势力狙击”缺乏法律依据。
相较之下,FTX 破产财产尚未提交正式回应,使得币安在该案中同样占据舆论与程序双优势。
投资者可以学到的三重启示
- 下架 ≠ 自动索赔
即使交易所将某代币除名,投资者仍需主动调整仓位;法律仅追认“已实际产生且可量化的损失”。 - 不可替代性仍是举证核心
想索赔“错失收益”,必须证明该资产无可替代且市场仅此一家,例如独特 NFT、特定稳定币锚定机制等。 - 适度分散择时出场
加密行情瞬息万变,任何“全线押注”都是高杠杆心理。控制仓位、设定止盈,才是真正的“对自己负责”。
常见问题 FAQ
Q1:这次裁定是否意味着币安对所有下架行为都免责?
A:并非如此。本案仅针对特定“子类 B”原告。若出现欺诈性下架、提前泄露利空消息或联合操纵市场等其他情节,投资者仍可另行起诉。
Q2:如果我在下架后迟迟不卖,是否就失去全部追偿可能?
A:不是“全部失去”,但是法院会大幅扣减“理论上可减轻而未减”的部分。建议投资者保存下架公告、K 线图与交易记录,以便后期律师评估“合理缓冲期”。
Q3:法院为何用 BTC、BCH 证明 BSV“可替代”?
A:这三条链同源于比特币代码库,功能、社区及应用场景相近。若能无缝切换,则说明投资者本可在市场内找到风险收益比类似的资产,替代成本并不高。
Q4:FTX 诉讼若被驳回,币安是否就能全身而退?
A:目前还只是动议阶段,若双方提出新证据或法院认定“特定外部因素”加剧 FTX 破产,币安仍可能面临部分连带责任。后续听证时间表将在 2025 年第三季度敲定。
Q5:普通用户如何预防此类下架风险?
A:
- 定期浏览项目方与交易所公告;
- 使用链上浏览器检查代币活跃度;
- 分散持仓,避免 50% 以上资金集中在单一小众币种;
- 关注流动性指标(日均成交额、做市商深度)。
Q6:未来是否会有专门监管下架流程的新规?
A:欧盟 MiCA 与英国《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均在讨论更透明下线流程,预计 2026 年前将要求交易所提前 30–60 天通知并提交“退市风险评估报告”。建议提前订阅监管更新,抢占信息差。
结语:合规竞赛才刚刚开始
英国法院在 119 亿美元索赔案中的态度清晰——加密领域的机会与风险并存,投资者必须对自己的资产配置负最终责任;任何“以未来收益为计价基础的索赔”都难逃严格审查。无论币安、FTX,还是其他交易所,一句老话始终奏效:“代码即法律,市场亦法律。”保持警惕、信息通达,才是与加密世界长期共舞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