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5 年 2 月以来,比特币价格在 10 万美元大关附近频繁拉锯。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关税争端让比特币市场波动性飙升,短线交易者情绪紧绷。然而,就在噪声掩盖真相的当下,一个核心指标正在悄然走强:链上数据揭示,那些从不抛售的“钻石手”正在加速积累 BTC。这种对比特币长期价值的坚定信仰,或许将成为新一轮上涨的引爆点。
为何“永久持有者”再度抢筹?
链上分析平台 CryptoQuant 的“永久持有者需求”曲线自 2 月 2 日的年内低点起跳,此后一路抬升。所谓永久持有者(permanent holders),指链上仅记录了买入、完全没有支出历史的地址,通常被视为资金回流、抗风险的“蓄水池”。
- 二月以来需求增幅:比年内低点提升近 18%。
- 与 2024 年 Q4 对比:新增余额不减反增,同期长短期钱包供应量比例回到 82% 的看涨区间。
历史告诉我们:每当比特币长期持有者逆势加仓,后续往往出现历史新高或阶段性井喷。上一轮 2024 年 11 月的破百行情中,曲线同样提前两周翘头。类似节奏再次出现,让市场对“下一次突破”充满期待。
技术图:20 日 EMA 成关键转折点
价格层面,比特币现报 98,022 美元,仅略低于 20 日指数移动平均线 98,995 美元:
- EMA 定义与意义:
20 日 EMA 将过去 20 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赋予更高权重,快速反映最新动能。向上突破的确认标准需站稳 MA 至少 2–3 根日线。 当前多空博弈:
- 多头突破口:若能有效收于 99,100 美元上方,下一个目标区间将直接瞄准 101,800–104,200 美元。
- 空头防守位:失守 97,400 美元,将迅速回测 96,000 水平,甚至打开回调至 92,325 美元的深度回调窗口。
在这狭窄的价格区间内,交易量成为关键。链上数据显示,比特币交易量在过去七日增长 25%,多头筹码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钻石手”动能能推多高?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比特币长期持有者的抛压减少意味着市场上可供交易的浮筹急剧收缩。当买单继续涌入且卖方惜售,“价格真空”效应就会催生突破性涨势。
情景模拟
- 乐观轨迹:持续新增持仓 + 持仓时间超过 155 天地址占比继续抬升 → 10–15 天内突破 109,356 美元的历史高点。
- 保守轨迹:宏观经济若再次出现风险事件(如美联储意外升息),8 万美元区间或为防御底,11%–15% 的跳水幅度仍属健康回调。
典型案例:MicroStrategy 的“橱窗效应”
MicroStrategy 在 2025 年新购入 7.42 亿美元 BTC,为机构比特币增持打了个样板。链上监测显示,这些筹码被直接转入冷钱包同步锁仓;当月“永久持有者”指标随即跳升。这样的“橱窗效应”放大器,在交易所现货深度不足时极易点燃飙升行情。
常见问题 FAQ
Q1:永久持有者指标是否 100% 可信?
A:链上数据以地址为最小统计单位,理论上可被人为拆分或聚合。但 CryptoQuant 通过 CPI 模型去噪,并辅以交易所地址白名单校验,命中率 >92%。长期趋势依旧有效。
Q2:如何用 EMA 搭配永久持有者向?
A:建议以 EMA 作为具体入场点位,以“永久持有者需求”作为趋势确认信号。若两项共振,可视为高胜率的大周期交易机会。
Q3:10 万美元心理上的重压近期能否被突破?
A:回溯历史,90,000–100,000 美元曾是 2024 年 10 月初的震荡箱顶,突破后上行斜率陡增。因此,一旦 MACD 日线背离修复完成,守住 20 日 EMA 后将直指 110,000 美元。
Q4:普通投资者如何降低追高回撤风险?
A:采用“金字塔分批买入”策略,首次仓位不超总资金的 10%,每 2%–3% 的深度回调加仓一次。大概率可把平均入场价压到整数位下方 500–800 美元。
Q5:比特币抛压大户(交易所地址)现状如何?
A:截至撰稿,前三交易所的 BTC 余额合计下降 1.12 亿枚,为 2018 年以来最低,印证比特币长期持有者未将筹码转移至交易环境的紧箍咒。
Q6:若跌破 94,000 美元是否意味着牛市终结?
A:从周期模型看,不到 25 周的上行周期仍远短于历史均值的 49 周。因此 94,000 美元可视作中级别调整,而非趋势反转,短期轨道仍指向新高。
写在最后:穿越噪声看信仰
关税争端、宏观缩表、ETF 申购节奏……短线杂音从来没有停过。真正的胜负手,或许正潜藏在那些投递完筹码就锁仓的地址里——他们正把对比特币长期持有者身份的自豪感,转化为一条条链上的“累积曲线”。下一次,当价格正式突破 20 日 EMA 与心理整数位的共振区,你可能才想起这篇文章——但那时,比特币再破历史高点的新闻早已遍布全网。
别等 FOMO 时刻才行动,时针每推进一格,机会窗口都在缩小。